挺:0 | 貶:0 | 收藏: 0次 | 閱讀數:267 | 回復數:0
磷酸一銨價格可能已經見底 基于以下兩個方面,筆者判斷粉狀磷酸一銨價格已經見底: 01 一、成本支撐 外采磷礦石生產一銨的磷肥企業,30%磷礦石到廠價格高達750元/噸以上,折合磷酸一銨原料成本近1200元/噸;港口硫磺價格2500元/噸,折合硫酸價格830元/噸左右,折合磷酸一銨原料成本近1250元/噸;合成氨價格3800元/噸,折合磷酸一銨原料成本近550元/噸。以上磷酸一銨三項原材料成本合計近3000元/噸,而當前粉狀磷酸一銨的銷售價格甚至在3000元/噸以下,僅可覆蓋原料成本,磷酸一銨生產企業嚴重虧損,因此,從成本看,磷酸一銨價格已經見底。 01 二、開工率 據某網站統計,磷酸一銨開工率僅在45%左右,較去年高點的開工率下降了近20%。 即使成本支撐再強,沒有開工率的下降,市場的供應仍然會較為充足,價格一旦反彈,成本的支撐就會減弱,并不能帶來供求關系的逆轉,甚至會造成價格短期反彈后繼續下跌的可能性。 在成本有較強支撐的情況下,一旦伴隨著開工率的下降,就意味著企業不再愿意以虧損的方式來維持市場供應。供應減少,必然會帶來供求關系的逆轉,價格會持續上行,直到企業愿意生產更多的產品為止。 結合以上兩個方面的信息看,磷酸一銨價格已經具備了筑底反彈的條件。 磷酸二銨的目前的開工率大約在65%左右,高于磷酸一銨的開工率20%個點左右。之所以二銨開工率大幅高于一銨,筆者之前分析過,二銨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云南、貴州和湖北省,一般都有磷礦石的配套資源,表面上看也有成本壓力,但算上磷礦石利潤,企業仍然是暴利。一銨生產企業分布全國,更多地是以外購磷礦石為主,因此在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,構成了實實在在的虧損。 從出口看,磷酸一銨對外的依存度不高于20%,而二銨對外的依存度高達40%,這就意味著法檢對磷酸一銨的影響要大大小于二銨。限制出口對一銨的影響很小,對二銨的影響很大。 目前二銨開工率高企是磷礦石和硫磺價格堅挺的原因。要降低國內磷肥成本,必須要把國內二銨開工率降到50%以下,才可能倒逼硫磺和磷礦石的降價,否則保供穩價必然演變成保供漲價。只要繼續嚴格限制出口,二銨保持50%的開工率足以滿足國內供應。 如果以提高磷肥的開工率來保供穩價,基于成本的考慮,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。 |
快速回帖 使用高級模式(可批量傳圖、插入視頻等)